上世纪50年代,中央工艺美院装饰系的课堂作业,名为《1号厅室内设计方案》
清华美院环艺系00年代的课堂作业
2016年的课堂作业
一张黑色卡纸上,几组规矩的白色线条,组成了一幅“室内设计方案图”,这是上世纪50年代中央工艺美院装饰系一张学生的课堂作业。而今,它成为一场展览的开端,纪念一个系科走过的60年历程。
展厅内是以时间线索串联起来的课堂作业
美术馆中厅则呈现了60年的每一位学生名字和老照片
这是一个特殊的展览,全部作品都是学生的课堂作业,来自清华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自建系1957年至2017年60年间,从每一届学生课堂作业中挑选出一幅具有时代气息的课堂作业,通过一条年代的线索,环绕展厅;清华美院美术馆的中厅,则通过60年的历史照片和60届学生的名字组合成了一段充满回忆的历史。一场关于60年回忆的温情展览。
2017年11月1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建系60周年庆典大会及教学成果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院美术馆开幕,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原清华美院院长常沙娜等众多学院领导及诸多毕业于清华环艺系的各界校友们都参加了开幕式及庆典。
自1957年建系至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已经走过60年的发展历程,其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创立于1957年,是新中国最早设立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单位。随着专业内涵的不断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日益丰富,先后经历了“室内装饰”“建筑装饰”“建筑美术”“工业美术”“室内设计”等多次名称更迭,1988年更名“环境艺术系”,而后定名“环境艺术设计系”并沿用至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致辞
原清华美院院长常沙娜致辞
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迈上了更加综合、开放、前沿的创新平台。
2011年,设计学升级为一级学科,“环境设计”进入专业目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进入了创新引领、多学科交融、协同发展的快车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正式进入了向环境设计发展转轨的进程,倡导一种更为全面、走向整合、系统的设计观。
建系六十年来,环境艺术设计系一代代师生主持并参与了国家重要标志性建筑工程设计项目,造就了一批堪称经典的优秀作品。特别是2013年,以环境艺术设计系教师为骨干的设计团队成功中标2015年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方案,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清华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的卓越影响力。
六十年来,作为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创立室内设计的院校,环境艺术设计系始终扮演着学科发展开拓者和引领者的aaa角色。2010年,环境艺术设计系率先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立了双硕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成为清华大学首个国际双学位项目,现在已经辐射涵盖了环艺、信息、工业、染服四个专业。
以下课堂作业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呈现清华美院环艺系教学成果的变化: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系已经构建出产学研一体的全方位教学体系,下设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专业方向,建立起了多元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环节,构建出人居环境可持续设计、城市景观、传统园林、公共艺术、材料构造、设计表达、环境行为心理学、光环境设计、陈设艺术、家具设计、设计文化、设计伦理、设计策划,设计评论、设计教育、设计展览机制、游艇及水上环境设计等诸多研究领域,为设计学科未来的不断发展进行了战略布局。
值此建系六十周年之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希望通过本次系庆典礼和展览,回顾和总结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以及设计学科在过去60年走过的历程,探讨当下人居环境可持续设计背景下的热点话题,展望环境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环境设计为社会发展发挥更深远的影响和学术支撑。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1月28日,美国IDA国际设计奖公布了2020年度获奖名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杨冬江教授团队的设计作品《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室内设计》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室内设计类别金奖。
IDA(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s)创办于2007年,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设计大奖之一,倡导设计的可持续性、科学性、智能性。该奖项共设置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时尚设计、平面设计五个门类。评审团由全球建筑、设计、时尚领域的知名设计师及专业媒体组成,致力于激发公众对于世界范围优秀设计的关注,引领和催生具有颠覆性和创新性的全新概念,寻找真正具有国际水准的设计作品。2020年,IDA国际设计奖迎来了自奖项创办以来最为成功的一年,报名国家和作品数量均超过以往任何一届。
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原建筑于1990年竣工并交付使用,历经近30年使用,空间功能及设备设施均已不能满足一流大学的使用要求。作为旧建筑改造项目,此次的室内设计旨在从形式、功能、内涵出发,强调文化性、艺术性、经济性的有机结合,体现符合清华百年学府的人文气质,打造体现世界一流大学定位的专业性教学空间。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Constructivism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力图通过学生之间以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第四教学楼的空间改造遵循着这一理念,目标是将原有70人教室进行设备更新,并在现有空间中增加大量小型研讨间以及自由学习区域,从而适应当下大学开放、灵活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作为典型的公共教学楼,四教不仅承担着教室功能,同时也是一个校园内不同专业学生汇集的公共空间。在这样由彼此陌生的人群所构成的场所中,人们通常会对空间存在一种天生的疏离感。由此引发的核心议题就在于如何让学生们在公共空间中通过“停留”实现人与人相识的机遇。该设计希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情景,让他们在其中相遇相识,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共空间的价值。
“开放”的概念在于最大限度的拓展室内空间的采光和视觉尺度。大厅东侧一至五层原有的楼梯与大堂是隔离封闭的。这次改造将原有墙面拆除,让这组巨大的楼梯呈现出来,并通过色彩和形体塑造来强化楼梯的仪式感和视觉冲击力。
开放式的楼梯连接着所有楼层,形成了一个多层次、流动的立体空间结构。原始建筑框架与楼梯相穿插衍生出的转承启合,让人通过行走,从不同层级的视线关系中感受空间的开放性。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不仅发生在课堂,课下的交流与协作更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整理和深入研究。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个体间对于知识的彼此分享。传统的大型教室已经不再是当下课堂教学的唯一模式,让教学空间的使用方式实现与多元化教学相配合的随机性与灵活性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由此,该设计将教学延伸到东侧的公共空间中。在东侧三至五层增加了13个更为灵活的小型研讨室,利用各楼层的碎片空间形成了若干个开放式学习区,以及教室休息室,供学生们在不同时段所需要的临时性学习需求。一至四层西侧为24个标准公共教室。在标准教室走廊的处理上,南侧墙面被设计成透光的格栅,由此可以将自然光线引入走廊中。该设计打破走廊常规的单一直线路径,在若干个空间节点上设置了包厢式的座椅供人停留使用,让原本封闭冗长的通道变成一个类似于街区的公共环境。
学习是在一个特定情景下,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而获得知识的过程。而“情景”不仅是一个心理意向,同时它是一种物理环境,甚至是一种文化氛围。所有情景营造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建构学生们对于学习场所的归属感和热情。该设计希望第四教学楼能够成为集课堂教学、交流研讨、小组学习等多元化的交互场所,并融入到师生日常校园生活空间中。
来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相关问答
[回答]室内设计正步入了春天,前景一片寄予厚望啊,清美培训中心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美院)统一管理和监督的的室内设计培训和平面设计培训的高端培训机...
专业是美术设计严格来说,栾云平并不是清华大学毕业的,栾云平是通过自考大专上的清华,而不是正轨的艺考高考。栾云平的专业是美术设计,对于清华毕业一事,栾云...
自己的观点可参考1.后续要是做室内设计的工作,而且想快点工作赚钱,那就找个全日制的室内培训学校。2.专业对口,学的东西也都是后续工作中用到的,最好找个包...
清华美院、央美都是国内艺术类的顶尖院校。清华美院原来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8年并入清华大学。1、总体而言,清华美院是中国最好的综合类大学里面设计艺术...
[回答]清华大学有服装设计系,全称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的前身是染织美术系,是建院初创建的专业系之一。1980年开设服装设计专业,1984年...
[回答]室内设计课程中国(西方)家具脉络与流变师资:陈峰。介绍:陈峰老师生于中国书画及明清家具收藏研究世家,从小受家学浸润,受传统文化的熏染。陈老师的...
室内设计专业高考内容及艺术生分数线:1.考试内容:室内设计专业的高考主要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部分。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专业...
有的,清华大学本科招生专业中有服装与服饰设计这一专业,你可选择学习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
我们ROD团队很荣幸受邀来回答您的问题。关于室内设计专业,报考院校的的推荐如下:国内1)室内属于环境艺术设计,如果想在北京发展不错的院校有清华大学美术...
我作为环艺的毕业的老家伙,一下纯属个人观点,我相信您认真读完我的回答,会有所帮助。室内设计不错的学校首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这两个美术最...